如何辨别亲密互动中的假上位


今天咱们聊个有点特殊但很重要的话题:在一些注重权力动态的亲密互动里,如何区分真正的上位者和那些 “假装上位” 的人?
先明确一点:这里讨论的小众群体互动,核心是建立在双方自愿、彼此尊重的基础上;而 “假上位”,往往是借着这个名头满足自己的控制欲 —— 这两者有着本质区别。
先从朋友小雅的经历说起。她之前接触过一个男生,刚认识就自称 “资深上位者”,在聊天室里总说 “以后你得听我的,不听话就要受罚”。小雅很快觉得不对劲:对方从不问她能接受什么、底线在哪里,反而总强调 “这是我们这个圈子的规矩”。有次小雅提出 “想先从轻度互动开始”,男生立刻翻脸:“连这点都做不到,还想玩?” 后来小雅才明白,这根本不是什么上位,只是个想借着名头控制别人的人。
真正的上位者,核心从来不是 “想怎么管就怎么管”,而是藏着三个重要特质:
1. 把对方的边界,看得比自己的控制欲重
圈内有个共识:好的上位者,首先是 “保护者”。真正的上位者会花大量时间和对方沟通 —— 能接受什么、绝对不能碰什么,甚至会写下来反复确认。心理学上这叫 “共情式控制”:他们享受主导的过程,但更在意对方是否舒适。比如约定惩罚前,一定会问 “这个程度你能接受吗”;过程中会随时观察对方反应,一旦超出边界,立刻停手。
2. 自带 “刹车系统”,懂得克制比放纵更重要
有位从业者说过:“新手才追求说一不二,老手更在意收放自如。” 比如约定好周末的互动,对方突然说 “今天状态不好”,真正的上位者会说 “那改到你舒服的时候”,而不是逼对方必须遵守承诺。
3. 把 “成长” 放进关系里,而非只追求服从
反观 “假上位”,往往有两个典型表现:一是借 “上位者” 身份发泄自身的无能感,把控制当成证明自己的工具;二是缺乏共情能力,把对方当成满足自己欲望的道具。
最后给大家几个识别建议,简单好判断:
- 看沟通时的态度:他是问 “你愿意吗”,还是逼你 “必须这样”?
- 试一次 “说不”:你明确拒绝后,他是尊重你的决定,还是不断施压?
- 观察非互动时间:抛开 “上位者” 身份,他对你的态度是否依然平等、尊重?
其实不管是什么模式的亲密关系,核心都该是 “彼此滋养”。哪怕是注重权力动态的特殊互动,也不该背离 “自愿” 与 “尊重” 的底色 —— 毕竟,真正的主导,从来不是控制,而是懂得 “为对方的感受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