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缚文化的详细科普


绳缚,就是捆绑,起源于日本江户时期流传下来的“捕绳术”,是当时奉行所的逮捕术之一。后因手铐兴起而被废弃,逐渐演化成为一种传统流传至今。绳缚文化也称紧缚文化或者日式绑缚,是日本历史、资源和文化的独特产物,可以说是日本国粹之一。绳缚带来的被虐式的美感,在日本人心目中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在日本电视频道上也经常能看到有关绳缚文化的娱乐节目。荒木经惟的作品以及这种绳缚文化,引起了瑞典艺术家安娜·雷维拉的关注和思考。
安娜·雷维拉Anna Reivilä,生于1988年,生活和工作于芬兰。拥有美术硕士学位,她通过类似于大地艺术的直接干预来创作,探索了日本的宗教仪式——束缚和捆绑的象征意义,即人与神之间的联系。
她的“邦德”(Bondage)系列是摄影、雕塑和表演元素的结合。在日本的宗教传统中,绳索和领带象征着人与神具有情爱、精神和艺术的联接。日语中的束缚一词kinbaku的字面意思是“紧密结合”、“紧密捆绑的美丽”。受此影响,她将绑扎和打结的绳索技术应用于自然元素,通过参考日本的束缚传统,来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弥合了斯堪的纳维亚风景与日本仪式之间的鸿沟。她的照片揭示了周围环境中存在的自然张力,在紧密团结和濒临崩溃之间取得了微妙平衡,创造了能够改变认知的影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