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要写Sweet talk,就不能只写XP


你要写她成长在东亚的家,父母从未收获过旁人的肯定,也不太会把认可说出口。
童年时,她每一次拼尽全力取得成就,等来的从不是欢呼,而是一句“要谦虚”。考到好成绩、拿下比赛奖项,那些攥在手里的骄傲,都被这两个字轻轻压了下去,没来得及在心里多暖一会儿。
到了对着镜子发呆的青春期,她总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美丽的。反复看着镜中的眉眼、轮廓,不知道这样的自己算不算好看,也没人告诉她“你这样就很好”,只能在模糊的疑惑里,慢慢收起对“美”的期待。
后来,深夜成了她与压力对峙的时刻。工作的截止日期、学习的繁重任务压得人喘不过气,她躺在黑暗里辗转难眠,连呼吸都带着沉重,却不知道该向谁说起这份疲惫。
被挑剔是常有的事,习惯了被拿来和别人对比。穿的衣服、说话的语气、做事的方式,好像总有人能找出“不够好”的地方,也总有人说“你看某某比你强多了”,却少有人问她“你自己喜欢吗”。
她也遇到过冷漠的人,那些面无表情的眼神、毫无回应的对话,都在悄悄传达着质疑——“你不够好”“你没必要被在意”,每一次这样的相遇,都让她悄悄把期待又降低一点。
她曾想被叫“乖孩子”,因为做个听话的小孩,能让童年的世界变得容易些,不用面对争执,也能换来片刻的安稳。可后来,她更想被说“只有你这样”,因为这句话能帮她确定自己的独特性,让她知道“我是唯一的”,不是别人的对照品。
她太渴望被“看见”,渴望成为被认真注视的具体个体,而不是模糊的“某个人”。她想要的sweet talk不是空洞的夸赞,而是真诚的、只针对她的话——是记得她的喜好,是看见她的付出,是把她的小事放在心上。
她也想被人说“你好勇敢”,因为这一路,她咬着牙坚持了太多次,若有人能看见这份坚持,告诉她“你好勇敢”,她就会觉得,那些难走的路、偷偷掉的眼泪,都没有白费。
其实她把这些话,都悄悄当作了“爱的证据”。一句肯定、一次注视、一段贴心的话,攒起来,就能照亮她曾被“谦虚”“对比”“质疑”笼罩的日子,让她慢慢相信:自己值得被这样好好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