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偏爱‘严厉’dom

2025-08-27

为什么有人偏爱 “严厉” 训练者?不是喜欢被苛责,是需要这份 “确定感”

今天想和大家聊个有意思的话题:为什么有些朋友在训练中,偏偏偏爱 “严厉” 的引导者,反而对温柔型的不感冒?

先明确一点,这里说的 “严厉”,可不是扯着嗓子吼叫、满嘴粗话的那种。它更像是训练里清晰到不含糊的指令,以及说一不二的态度 —— 是那种 “这件事听我的,没有商量余地” 的笃定劲儿。

不妨咱们来品两句话:一句是 “站好,手背过去,不许动”;另一句是 “你去站 10 分钟吧”。你更吃哪一套?反正我个人是偏爱第一句的。后一种带着商量口吻的表达,很容易让人下意识觉得 “这事儿是不是还有转圜空间”,反而没了准头。

其实人对安全感的需求,很多时候都来自 “确定性”。你清楚规则是什么,知道没有讨价还价的机会,也明白对方的态度绝不会动摇 —— 这种明确感,反而能让人彻底放下顾虑,全心交付自己。反观有些训练,就是因为引导者不够决断,指令模棱两可,才让人始终进不了状态,总在犹豫 “我这样做对不对”“能不能再调整”。

而且很多人喜欢的,根本不是 “被训练” 本身,而是 “终于不用动脑子” 的轻松感。只要听话照做就行,不用自己做选择、担责任 ——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 “决策疲劳”,咱们每天要做的大小选择太多了,从早上穿什么到中午吃什么,早就耗光了精力。可在这种 “严厉” 的训练里,大脑能暂时 “脱管”,有人替你把方向、担责任,这种松弛感真的很吸引人。

那 “温柔” 就真的没市场吗?当然不是。问题从来不在 “温柔”,而在 “模糊”。你可以语气软、态度宠,但逻辑必须明确,做事不能拖泥带水 —— 话能是软的,但原则和态度得是没商量的。

就拿我接触过的咨询案例来说,生活里温柔、训练时却足够严厉的人,往往更受欢迎。我自己也有这种感受:我家那位在我违反规则时,是真的严苛,我们之间的规则也不少;但只要我在规则框架里,他对我又特别好。这种 “有底线的好”,才让人觉得踏实。

最后必须强调:咱们今天聊的所有 “严厉”,都和不尊重、不关心,或是那些套路化的 “渣操作” 无关,这些不在咱们的讨论范畴里。我想,真正让人着迷的 “严厉”,应该是那种 “我说了算,但永远会为你兜底” 的克制与坚定 —— 就像尼采说的,权威的本质从不是声音大,而是不可动摇的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