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艺|疼痛可以是美丽的

2025-04-15

日本著名绳师奈加说:“受苦,是绳缚之美。这种美并非来自暴力、残忍、或是对女性身体的控制/践踏。紧缚的美来自双方对彼此的理解与信任,以及对方为你、为自己承受痛苦的状态。”

疼痛是一种身体感受,而受苦是一种精神状态。奈加所描述的紧缚之美,便来源于这一精神世界。因而作为进入绳缚体验的前提,是双方都需有受苦的意图,以及进入受苦的状态,这样,疼痛的施加便只是服务于这一精神。

也正因如此,绳缚中,被缚者占据了更多的主动权。被缚决定了自己是否希望进入受苦的状态,同时也是被缚者诠释了缚手的行为,为其赋予意义。倘若被缚者没有受苦的意愿,那么无论缚手如何努力,也只是在施加疼痛而已,而并不能让对方进入受苦的精神世界中。

受苦是我们人生必有的一种经历。“绳缚外,‘受苦’也会发生,而你必须战胜它。到了最后,所有这些对于生命都至关重要。你需要这些强烈的、不快乐也不舒服的时刻,去超越它们并获得成长。”

因此,绳缚体验的一个关键词便是“忍耐”。即,面对痛苦,我们所选择的不是立即逃避,而是处理这一感受,与之相处。通过忍耐,进而突破自己身体的感受,超越疼痛。这样,受苦便有了它积极的意义。

而受苦也存在另一层审美意味,它来源于绳缚本身的历史。追溯至歌舞伎中的責め場:“高贵的主角因命运而受苦,卻仍不屈服。观众们看她受着种种折磨,压抑、哀伤的剧情张力形成了一种凄美感,与说不出的、暗潮汹涌的情欲悸动合而为一。因为受苦,而成就了一种升华的美。”

奈加所追求的,是一种共同受苦的过程。虽然一方是疼痛的承受者,但双方都处在受苦的精神状态中,而这,只有双方对彼此都有着一定的了解和信任后才能共同领会的世界。

而当两个人能够共同经历时,这种情感交流的深度是难以比拟的。过程就像是与对方共同攀登一座雪山。作为缚手,我见证着对方的痛苦和忍耐,我的同情心使我对对方的苦痛感同身受。但我要做的,不是为她带来自由或是解脱,而是继续,继续缓缓将她推向更高更冷的地方。因为我知道,攀登是她想要的,这是她探索自己痛苦的旅程。而我能做的,是陪伴,是帮助她完成这一旅程。精神世界和绳缚交融关联,绳子,成为一种安抚,是手的延伸,将我的情感传递过去。她的受苦并不使我快乐,但这趟旅程却拉进了我们的距离——而这,又是值得让我感到欣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