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依赖共生关系(Codependency)吗?
Codependency汉语翻译成“拖累症”。但有专家认为最准确的叫法应该是“自我爱的缺乏症”。也翻译为相互依赖或者关系成瘾,但我更喜欢叫它依赖共生。
相互依存是一种关系中的一种行为状态,其中一个人使另一个人上瘾,精神健康差,不成熟,不负责任或成就欠佳。相互依赖的核心特征之一是过分依赖他人的认可和认同感。相互依存的定义各不相同,但通常被定义为亚临床,情境和/或偶发性行为状况,与依赖型人格障碍相似。该术语较少独立诊断,对关系动态的描述更多。
概念:
依赖共生关系中,相互依赖的人,可以为满足伴侣的需求做出极大的牺牲。这种依赖关系意味着一定程度的不健康“依附”和“极度”需要的心理,其中一个人没有办法自给自足或是没有自主权。这种情感依赖与D/s关系中sub对Dom的依赖很像。
依赖共生的核心特征之一是过分依赖他人的认可和认同感。依赖共生根据不同情景定义也各不相同,但通常包括高度自我牺牲、关注他人的需求、抑制自己的情绪以及试图控制或解决他人的问题。自认为依赖共生的人表现出低自尊,依赖共生通常被定义为与依赖型人格障碍相似的亚临床或偶发性行为状况。
历史:
依赖共生理论最早于德国精神分析学家凯伦霍尼提出。1941 年,有些人采用她提议的“走向”人格来克服他们的社交恐惧,本质上是这些人通过获得他人的喜欢和认可来更容易接近他人,他们表现的无私、有德行、忠心耿耿,在他们看来别人的认可比尊重自己更重要。
医学博士Timmen Cermak建议在《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III-R;美国精神病学协会,1987)中将依赖共生列为人格障碍。Cermak认为,当特定的人格特质变得异常和适应不良时,就需要进行人格障碍诊断。Cermak的定义发表在1986年的《精神药物杂志》上:
Cermak针对判断依赖共生提出了以下标准:
在面对严重的不利后果时,仍要舍弃自尊,以控制自己和他人。
承担满足他人需求的责任,但不承但自己的责任。
在过于亲密的关系中,分离会产生情感的焦虑和扭曲。
以下存在三个及以上:
过度依赖
情绪收缩严重
高度警惕
强迫症
焦虑
物质滥用
曾经(或现在)反复遭受 physical or sexual abuse
有与压力有关的内科疾病
争议:
虽然Timmen Cermak建议将依赖共生列为《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中的一种人格障碍,但委员会并未接受。因此,对依赖共生的定义没有严格的医学共识。而根据临床定义,该术语很容易适用于许多行为。
依赖型人格:
依赖型人格的特征是无助和优柔寡断的,它被认为是被动攻击型人格的一个亚型。而在DSM-IV定义中则强调过度需要照顾,导致顺从和依附行为以及对分离的恐惧。
行为特征:
根据《傻瓜的共同依赖》一书,依赖者是指不能独立生活的人,其思想和行为总是围绕另一个人运作。许多依赖者对自己需求的重视程度较低,而过分关注他人的需求。
浪漫关系:
相互依赖的人(照顾者一方)发现自己扮演的主要角色是救助者、支持者。这些帮助者类型的人通常依赖于他人的“功能不全”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相互依赖的特点是亲密、依赖、控制(包括照顾)、否认沟通功能的界限和失调,以及敏感和高反应性。通常,这种关系存在不平衡,因为一个人(照顾者一方)可能会虐待或控制从而使另一个人(依赖者)上瘾、心理不健全、不成熟。
依赖阻碍:
依赖者的情绪通常取决于照顾者一方(尤其是亲人)。这种结果是依赖者自己造成的,这通常会导致依赖者粘人、需要照顾者帮助的行为发生,但也可能会损害健康的依赖关系,尤其像:
人格障碍的个体(依赖者)和依赖共生(照顾者)的配对
边缘型人格障碍(BPD)——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亲人倾向于扮演“照顾者”角色,他们会优先关注BPD患者生活中的问题,而不是他们自己生活中的问题. 此外,“照顾者”会通过成为“理智的人”或“负责任的人”来获得价值感,但BPD的高回避型可能会伤害想要“搭建”依赖共生关系的“照顾者”。
冲动障碍的个体(依赖者)和依赖共生(照顾者)的配对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强迫症(OCD)
躁郁症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
创伤性脑损伤(TBI)
等等
和BPD也是同样的道理,这些特质会成为“依赖者”的阻碍,在与“照顾者”搭建依赖共生关系时存在各种摩擦。
但我始终认为,不管是BPD还是冲动障碍个体,他们并不是不能构建依赖共生关系,只是需要照顾者有特殊的技巧,需要照顾者更加用心更加耐心,敏感的捕捉到依赖者的情绪变化,进而去安抚,使其变得平和,放心的去依赖,在D/s关系中也算是一种驯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