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女生被精神控制事件:牵出的PUA式虐恋

2021-03-20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前几年北大女生被精神控制事件吗?据《南方周末》的报道,北大法学系女生包丽疑遭同校男友精神控制自杀。男生被指介意女友不是童身,要求其拍裸照、先怀孕再流产、做绝育手术等。现在女生依然在医院昏迷,但医院已经向家属宣布“脑死亡”。

北大女生被精神控制事件:从人格模式剖析PUA式虐恋

近来被这则新闻烦扰了精神,让我不得不想说点什么。我只想从心理专业人士的角度,来谈谈这个案例中的男女主人公,究竟遇见了什么样的情感心理层面的危机和问题。

PUA式精神控制,什么样的男生会选择如此对待女友?

北大女生被精神控制事件:从人格模式剖析PUA式虐恋

△PUA受害者访谈

PUA,全称(Pick-up Artist)源于美国,字面上看,是搭讪艺术家,从简单的搭讪扩展到整个两性交往流程,发展为主要涉及:搭讪、吸引、建立联系,升级关系、直到发生亲密接触并确定两性关系。目前,“PUA”已从简单的搭讪扩展到整个两性交往流程,最后更是以“宠物养成”“疯狂榨取”为目的的进行一系列的盈利。

PUA有一个五步陷阱,其实是一个骗术系统,获取情感榨取。前三个陷阱,好奇陷阱、探索陷阱、着迷陷阱属于前期吸引和建立联系感阶段。五步最重点是是,情感榨取,分别对应摧毁陷阱和情感操控陷阱,通过后期的放大镜、情感指责、天堂周期,地狱轮回,灵魂溶解、理性抽空、资源榨取、自杀鼓励等模式进行操作。

五步陷阱一开始就要求操控者把爱情当成一场游戏,你要拥有极恶者心态,不要把对方当人看,这样才能开始后面的游戏。三观扭曲程度可想而知。

在包丽和牟林翰的故事里,我们确实也清晰地嗅到了PUA精神控制的影子。

北大女生被精神控制事件:从人格模式剖析PUA式虐恋

先是男方指责女方不是处女,牟林翰认为:“我觉得对一个女孩来说,所有的第二次都没意义。”他甚至坦陈自己“是一个占有欲很强的人”,“我不想有人动我的女孩,过去、未来、现在”。

他用大篇幅文字强调自己的痛苦——“我凭什么命这么差,连一个完整的女孩子都不曾得到”。他其实就已经在用放大镜,放大女方的所谓问题,情感指责,在对女方开始了精神摧残。

在学生会共同工作期间,包丽就意识到牟林翰脾气不好,后者回应她说,自己的脾气“从来就没好过”。牟喜欢打架,最喜欢的电影是黑帮片,性格“很像那种会家暴的”,“每次生气都超恐怖”。从这些细节来看,这个人,其实是有着人格障碍倾向的

他一步步引导女友包丽进入了自己的控制圈,打一巴掌,还要给一颗糖果,天堂地狱地轮回,榨取了包丽两万元钱,可谓骗财骗色。当发现对方不想和她在一起时,进一步大篇幅地指责,要死要活,榨取对方的情感,抽空对方的理智,利用对方的同情心和人性,甚至进行自杀鼓励

当发现对方要脱控时,置之死地而后生,自己去吞食安眠药自杀(肯定未遂),并去威逼女友,让她感觉自己彻底地是一个坏人,摧毁了包丽最后的自尊、自信,彻底被绝望、愧疚、痛苦淹没,认为“遇到了熠熠闪光的你而我却是一块垃圾”,“我命由天不由我”。导致包丽最终选择了吞食晕车药自杀,且自杀成功。

北大女生被精神控制事件:从人格模式剖析PUA式虐恋

其实我比较关心这个牟林翰目前的状态,据说他曾经还有北大的保研资格,不过最近被取消。他曾经还在内蒙古支教,为自己的仕途铺平道路。表面来看,他曾是三好学生,学生会体育部部长,政治管理学院外联部部长……而他和包丽交往有一个细节,包丽想竞选北大学生会副主席,他还在后面出谋划策,就体现出了其“精神控制”,告诉包丽和对手聊,要“表现得越蠢越好”,“见(学生会)主席们”,则“一定要好好表现,最真诚地去聊”……

这个人其实是一个没有人性的人,但我觉得,他也是一个有着人格障碍特点的人。他之所以要选择这种精神控制的方法去对待女友,其实跟自己的人格障碍有着极大的相关性。

北大女生被精神控制事件:从人格模式剖析PUA式虐恋

让我们来看偏执型人格的描述:表现固执,敏感多疑,过分警觉,心胸狭隘,好嫉妒;自我评价过高,体验到自己过分重要,倾向推诿客观,拒绝接受批评,对挫折和失败过分敏感,如受到质疑则出现争论,诡辩,甚至冲动攻击和好斗;常有某些超价观念和不安全、不愉快、缺乏幽默感;这类人经常处于戒备和紧张状态之中,寻找怀疑偏见的根据,对他人的中性或善意的动作歪曲而采取敌意和藐视,对事态的前后关系缺乏正确评价;容易发生病理性嫉妒,极易猜疑,毫无根据地怀疑配偶或性伴侣的忠诚……

同时,从他身上还能看到边缘性人格的特征:不稳定的紧张的人际关系模式,以极端理想化和极端贬低之间交替变动为特征;反复发生自杀行为、自杀姿态或威胁;显著的心境反应所致的情感不稳定;不恰当的强烈愤怒或难以控制发怒……

北大女生被精神控制事件:从人格模式剖析PUA式虐恋

这其实和他对包丽的很多表现是重合的。我只能说,一个有着人格障碍特征的人,会倾向于选择类似的精神控制的方法,去操控别人,释放其人格中的负能量。且他冷酷无情,凌驾于一切之上,缺乏羞耻感,无视人际原则和社会规范……当Game over,女生付出了生命这样昂贵的代价,他其实也掉入了千夫所指的深渊。

问题成因:高控制型父母养育出缺爱儿童

牟林翰曾经希望女方“用尽一切力气”,为他“放下一切尊严”,“给出全部的爱”。他希望在自己发脾气的时候,包丽能“懂得服软”,不是和他“陈述事实”……自己要做女方的主人,女方要分手的话,必须孤独终老,甚至要为了自己去做绝育手术。自己非常重要,都是对方的错,如果你不爱我了,我就扬言要死给你看,不断谩骂贬低对方……后期让女友把自己当成主人,对方是自己的狗狗。但同时,还称对方为“妈妈”,自己是“宝宝”。

这些描述,我仿佛看到一个大婴儿。早年想要一个完美妈妈,但总有那么几分并没有得到应有满足的感觉。但后来,他又得到过父母(尤其是母亲)无原则的溺爱。从精神分析角度,这个人在口欲期,内心有一个很贪婪的婴儿,但可能因为当时母亲的某些忙碌,让他并未满足,他感觉并未得到过母亲无条件的爱。因此口欲期就有固着。

北大女生被精神控制事件:从人格模式剖析PUA式虐恋

而且你还能看到他在俄狄浦斯期的突出问题:缺乏良性超我的调控,有一种疯狂想要独占母亲的非理想幻想。配合他的嫉妒妄想,不能接受女友曾经把童贞交给别人,意识中总想消灭对方的前任,其实好像就是要消灭“小三”父亲。我们能嗅到一种没有办法很好认同父亲(父亲是行长,对儿子的教育存在问题),度过俄狄浦斯期,但内心却有严重的“阉割焦虑”,感到极度恐惧不安,情感指责……但总体问题还是,早年的情感缺失与偏执型妄想。总在和父亲竞争,但又不能真正自信,通过否定女友来抬高自己,想要战胜父亲。内心其实没有得到过真正的爱,也不相信爱……

这个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其实都是让人唏嘘的,虽然都是名校背景,但在爱情面前,却都成了两个缺爱的大孩子。没有互相给出安全感、信任感,有人说,这就是人格障碍的人的虐恋,让人不寒而栗。

北大女生被精神控制事件:从人格模式剖析PUA式虐恋

从女生的角度,虽然她也是来自于物质殷实的商人家庭,温柔,能力强,但是我仍然看到了她身上缺爱,以及受到过父母控制的影子。什么样的人在这么明显的精神控制之下,还会一步步地乖乖走入陷阱之中,丧失了理智和判断力?

我认为是那种既缺爱,又曾经会处于父母某方情感控制的人。我们文化中,有一种制造“乖乖女”的传统,“你只要听话,我们就会爱你。”父母们面对女儿,很少培养她的独立判断能力,明辨是否的能力,却在培养乖、顺从、听话。这种培养让女儿认为,只要我乖乖的,听话的,父母就能对我好。否则,父母就会加以指责。女儿会因为害怕被指责而被迫顺从,受其控制。

这种人长大后,如果面对坏人,其实最容易受骗上当。她缺乏置疑精神,容易对外界信息认知融合,如果发觉对方指责自己,可能会真的认为是自己不好,慢慢失去自信,甚至自尊……她缺少的可能就是独立性,一种不依赖的,爱自己的,然后勇敢地在面对他人过激指责时的那种坚定、自在、脱控的能力。

北大女生被精神控制事件:从人格模式剖析PUA式虐恋

相关心理学研究表明,浪漫之爱很容易成瘾,因为浪漫之爱有集中的注意、精神欣快、渴望、强迫观念、强迫性冲动、歪曲现实、个性改变、情绪和身体依赖、不合适的(甚至是危险的)行为、容忍、戒断症状、旧病复发、失去自我控制等。浪漫之爱与造成成瘾的脑区有关。这种成瘾和酒精、药物、赌博等成瘾类似。

一方面过于依赖权威的言行,易于被掌控,另一方面又体现出恋爱成瘾症状,离开有戒断反应,这让包丽进退两难。分手都分不动,进入精神极其脆弱紧张抑郁,自我评价极低的自杀高危区域。

而包丽的父亲,似乎从头至尾,都没有出现过。包丽的父亲客体很多时候是缺失的。对父爱实质上的缺失,让她其实内心极度渴望男性的爱,但又对男性的心理、需求等,缺乏真正的了解,分不清楚真爱与虐恋,控制的距离,不由自主成为情感受虐客体。

作为女孩,怎么保护自己?

防止自己成为PUA的受害者,不再和人格障碍的患者谈一场畸形恋爱,害人害己,也许我们每个人都要反省一下自己。

北大女生被精神控制事件:从人格模式剖析PUA式虐恋

首先,我们都需要具备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常识。了解如何判断正常人和非正常或者有心理问题的人,分清楚之间的差异。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面对男女朋友的时候,情绪很不稳定,常常富有冲动性,甚至出现了暴力言语和行为,我们就要警觉了

民间很多人把“脾气差”作为一个缺点,但却很难把它和心理问题挂钩,这是一个误区。脾气从来没好过,生气起来让人超恐怖,本身就是心理缺陷。是情商低下的标志,而情商低下,常常和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甚至人格障碍型心理问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有不少女孩生活的环境相对和谐,没有和这种心理问题的人打过交道,可能容易美化对方,又发现对方身上的社会化光环,加上追求和甜言蜜语,可能会掉以轻心,以为对方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俗话说,一个人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怎么快速发现一个人内心是否有障碍和魔鬼呢?不妨凝视他的眼睛,查看他的肢体语言,看是否有退闪、躲避、攻击性,是否会让人产生不安、不适,甚至恐怖的感觉,会不会产生莫名其妙的怜悯、低落的感觉?你用心体会,总能在和他相处过程中发现蛛丝马迹。

其次,当他会因为你一点点的问题,就开始抓住不放,反复逼问,不断挖坑儿让你跳,开启这种指责的强迫性模式时,他其实在向你展示他内心的巨婴和不安全感。

正常的指责挑刺儿会适可而止,但不正常的挑刺儿会利用放大器原理,让你感觉你自己的问题无所不在,扩大化,后者是一定要杜绝、制止。没有正常人会无休止地挑错,谩骂,除非他在“玩游戏”,他在实行“精神摧毁”和控制模式。

且,他慢慢还会希望你做出自残、纹身、怀孕流产等更变态的行为,来证明你的清白等,这类人,其实和“疯子”无疑。

随身携带一本《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5M-5》,再推荐一本好书《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不要再做妈妈宝宝,不要再以为温室里都是花朵,世界怎么会没有坏人?女孩,这世界的人类有很多种,跟你介绍的这两本书就给你描绘了多种不同人性,保持开放警觉的精神,辨别、认识,允许自己看错人,看走眼。坚决对那些要伤害自己身心健康的要求和言辞拒绝,回避,离开。

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 侵权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