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DDLG的分析

2025-07-20
  1. 对一些人来说,它其实是“我希望有人一边支配我,一边全权照顾我,而我不用长大、不用负责”的幻想。诚然这很人性。但问题是,它带有某种退化性自恋,“我允许你支配我,但你不能真的不哄我、不能不疼我、不能不懂我”——这其实是一种对“温柔暴君”的幻想。DDLG很容易成为一种权力分配不清的亲密结构,它看起来是主奴,实则是“我可以不做决定、你必须完全懂我”。
  2. DDLG是双方对关系的幻想,或者说,是一种角色扮演。感情确实需要边界,但如果这段关系变得需要由条款约束(当然我承认这些条款可能本意是用来保护lg),但是过度的条件的约束,使得双方更像是在扮演某个角色,并获得某种情感需求。
  3. DDLG中常见的“被哄、被宠、被完全理解”其实是一种无代价的照顾幻想。与现实父母关系不同,DDLG回避了“管教”“冲突”“成长责任”的部分,变成了“我撒娇→你永远安抚”的单向期待。批评、情绪崩溃等也被规训成固定剧本(必须温柔批评、立刻安抚),这说明lg一方潜意识中明白这不是真正的关系,而是一套人设。
  4. 所谓的“Daddy issue”其实常常是母爱缺失的转移而并非父爱。被深度安抚被理解被拥抱,这些需求在婴儿期更多的来自母亲,而非父亲,DDLG是一种将“缺失的母性体验”转投于异性关系中的错位需求。所谓“我想要Daddy抱我”,其实是“我需要被母性安抚”,这种安抚可能是性化的,因此身为异性恋的女性将这种感情投射到年长男性的身上。(甚至可能掺杂了对社会地位或者财富学识的崇拜)
  5. DDLG并非完全错误,但必须承认其幻想成分极重,一旦代入现实并试图以此建立长期关系,容易出现关系失衡。如果抱着ddlg的滤镜的要求去寻找对象,那关系的基础就是幻想的,而非真实的共情、理解与人格交融。相反,较为健康的“Daddy-like”关系是关系中自然发展出来的,而不是设定好的,或者说拿着样板找到的。